在2023中国物流企业家夏季峰会上,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稳中趋缓的局面,中通正加速向下沉市场拓展冷链业务,阿里云也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针对物流行业的具体大模型,实现更精准的节能增效。不难看出,比起前几年在仓配、运输末端的投入比拼,今年下半年,随着新技术和新业务在具体场景的落地,快递物流行业将迎来综合实力下的性价比之争。
需求不足,冷链拉动新增长。市场需求不足,如何拉动增长,成为了物流企业在今年下半年的重要目标之一。“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创下历史新高。”在2023中国物流企业家夏季峰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示。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1-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近130万亿元,同比增长4.5%,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经过了前几个月的持续复苏,5月增速环比回落1.5个百分点,市场恢复力度有所减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半年,中国电商巨头们转舵持续追求的“低价”与“下沉”之风,也吹到了物流行业。“下沉市场仍然有许多空间可以挖掘。”会上,中通冷链副总裁黎冰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今年以来,中通冷链加大了在下沉市场的投入,“一方面来讲,原先生鲜冷链物流无法真正做到‘下沉’,是因为传统的生鲜生意大多依靠经销商,如果销售规模不能完全‘下沉’,末端市场的需求便无法触达”。合作共创,大模型寻求具体场景落地。寻找市场增量的同时,企业也在技术层面设法将大模型运用到物流的具体场景中来降本增效。“技术的演变与发展,是离不开具体场景的聚焦的。”阿里云智能物流运输行业总经理李科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云计算的技术功能,更多是作为一个“底座”的概念存在的,“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场景下,如何利用好并且更精准地发挥技术的作用才是更困难的事情”。随着快递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入,多年来,物流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数字化经验。“当下,我们在与通达系合作伙伴完成模型共创。”阿里云物流行业总架构师修平举例称,技术通过不断地训练以及调整,能够模拟出不同传动带在各种场景下的最优速度,“当模型训练完成之后,我们在输出时就可以针对不同场景,做到更为精准的变频,最大程度上减少能耗和损失,最终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 产品更加多元,走向性价比之争。在物流行业整体市场需求趋缓的大背景下,消费物流的增长势头仍然不可小觑。“1-5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超过10%。随着‘五一’‘6•18’等消费旺季到来,电商快递、即时物流等消费物流需求旺盛。”何黎明认为。
“快递行业的竞争早就已经过了单一比较价格、服务和装备的时候了。”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表示,接下来的快递物流企业在发展自身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和竞争对手携手。从京东物流开放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再到中通、圆通、韵达、顺丰等物流企业共同接入抖音“音需达”服务,快递物流的行业已经走向了竞合。可见,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之下,快递企业比拼的已经不再是干线支线的多寡、运力储备的贫富、飞机数量的多少,而是走向了综合实力下的性价比之争。
以上内容来源于:常州到临沂物流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